皮疹,外因,刺激性,病因,固醇

提問: 什么是濕疹?有何癥狀?有何危害?怎么治療?用毒物性藥品么? 問題補充: 医师解答: 濕疹是由多種內、外因素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的表皮炎癥,臨床上具有明顯的滲出傾向和多種形態的皮疹,在劇烈的瘙癢,易向慢性轉化,反復發作。 病因 病因比較復雜,往往是多種內、外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遲發型變態反應,發病與機體的過敏素質,神經精神因素,變態反應過敏等有關。 臨床表現 1.急性濕疹。 可發生于身體的任何部位,常見于頭、面、耳后、乳房、四肢遠端及陰部等處,常對稱分布。先出現彌漫性潮紅或密集的粟粒、大豆疹、豆疹瘡、很快變成小水 泡,泡破后形成糜爛面。自覺癥狀為劇烈瘙癢,有灼痛,常因搔抓或熱水洗燙,造成糜爛面進一步向周圍擴散,使皮損境界不清。若處理得當,炎癥減輕,出現脫屑,皮疹可在2-3周內消退,如處理不當,病程延長,易發展成為亞急性和慢性濕疹。 2.亞急性濕疹。 介于急性和慢性濕疹之間的過渡狀態,當急性濕疹的紅滲出減輕后,皮疹表現為小豆疹,丘疹皰,癢感比較明顯,處理得當,數周內可痊愈,否則易發展成慢性濕疹或再次急性發作。 3.慢性濕疹。 多由急性和亞急性濕疹轉化而來。皮疹表現為暗紅色,有浸潤色素沉著,表面粗糙有脫屑、結痂,出現苔蘚化和皸裂,瘙癢更加劇烈,病理可遷延數月或數年。 【治療】 一、一般治療 (一)應盡可能地尋找患者發病或診發加重的原因,作過敏原檢查,以發現可能的致敏原; (二)盡可能避免外界不良刺激,如熱水洗燙、劇烈搔抓等;盡量不穿化纖貼身內衣、皮毛制品;避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,如海鮮、辣椒、酒、咖啡等; (三)保持皮膚清潔、防止皮膚感染。 二、局部治療 應溫和、無刺激性,具體用藥視病期及皮損情況而定。 三、全身治療 (一)抗組織胺類藥物; (二)非特異性脫敏治療; (三)皮質類固醇激素。 四、中醫藥治療。 以上藥物的劑量及用法,須遵醫囑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ey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