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沿著,起于,部位,下肢,咽喉

提問: 黃帝內經講到人體有多少條經絡? 問題補充: 2008-07-31 09:10 我記得沒有手太陽小腸經的概念,只有小腸經的提法. 医师解答: 二千五百年前,中國誕生了第一部醫學巨著——《黃帝內經》,在這部典籍中,一個重要的概念貫穿于全書,那就是經絡。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,古人發現人體上有一些縱貫全身的路線,稱之為經脈;又發現這些大干線上有一些分枝,在分枝上又有更細小的分枝,古人稱這些分枝為絡脈,“脈”是這種結構的總括概念。  《黃帝內經》對經絡的認識是從大量的臨床觀察中得來的,記載這些臨床觀察的文獻近年來已在馬王堆帛書、張家山竹簡和綿陽木人經絡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漸找到。這些早期文獻主要描述了經脈系統,并涉及了三種古老的醫療手段:一個是灸法,一個是砭術(即用石頭治病的一種醫術),另一個就是導引術(一種古老的氣功),而經脈是這三種醫術施用時借助的途徑。  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,人們制成了金屬針,稱為微針,并用微針對經脈進行治療。《黃帝內經》分為兩部書,其中之一叫做《靈樞經》,也稱為《針經》,就是專門論述用微針治療經絡的著作。《黃帝內經》對經絡作了系統的總結,在經脈之外,增加了絡脈、經別、經筋、皮部和奇經等新的概念,它們共同組成了經絡系統,成為古人心目中人體最重要的生理結構。《黃帝內經》還闡述了經絡的功能,即運行氣血、平衡陰陽、濡養筋骨、滑利關節、聯絡臟腑和表里上下以及傳遞病邪等。《黃帝內經》對經絡系統及其功能的認識主要來自于長期的臨床觀察,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結果和取類比象的描述。由于《黃帝內經》的概念體系是二千多年前的,給現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內涵帶來了極大的困難。因此,從文獻和實驗等多個方面揭示古典經絡概念的內涵,是中醫研究者的任務。手太陰肺經一、經脈循行 起于中焦,向下聯絡大腸,回繞過來沿著胃的上口,通過橫膈,屬于肺臟,從“肺系”(肺與喉嚨相聯系的部位)橫行出來(中府),向下沿上臂內側,行于手少陰經和手厥陰經的前面,下行到肘窩中,沿著前臂內側前緣,進入寸口,經過魚際,沿著魚際的邊緣,出拇指內側端(少商)。 手腕后方的支脈:從列缺穴分出,一直走向食指內側端(商陽),與手陽明大腸經相接。 二、主治病侯 本經腑穴主治喉、胸、肺病,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。如咳嗽,氣喘,少氣不足以息,咳血,傷風,胸部脹滿,咽喉腫痛,缺盆部及手臂內側前緣痛,肩背寒冷、疼痛等證。三、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胸部的外上方,上肢掌面橈側和手掌及拇指的橈側。起于中府,止于少商,左右各11個穴位。(如圖) 缺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一、經脈循行 起于鼻翼兩側(迎香),上行到鼻根部,與旁側足太陽經交會,向下沿著鼻的外側(承泣),進入上齒齦內,回出環繞口唇,向下交會于頦唇溝承漿(任脈)處,再向后沿著口腮后下方,出于下頜大迎處,沿著下頜角頰車,上行耳前,經過上關(足少陽經),沿著發際,到達前額(神庭); 面部支脈:從大迎前下走人迎,沿著喉嚨,進入缺盆部,向下通過橫膈,屬于胃,聯絡脾臟; 缺盆部直行的支脈:經乳頭,向下挾臍旁,進入少腹兩側氣沖; 胃下口部支脈:沿著腹里向下與氣沖會合,再由此下行至髀關,直抵伏兔部,下至膝蓋,沿著脛骨外側前線,下經足跗,進入第二足趾外側端(厲兌); 脛部支脈:從膝下3寸(足三里)處分出,進入足中趾外側; 足跗部支脈:從跗上(沖陽)分出,進入足大趾內側端(隱白),與足太陰脾經相接。二、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胃腸病、頭面、目、鼻、口、齒痛、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。如腸鳴腹脹,水腫,胃痛,嘔吐或消谷善饑,口渴,咽喉腫痛,鼻血丑,胸部及膝臏等本經循行部位疼痛,熱病,發狂等病證。三、經穴分布 足陽明胃經經穴分布在頭面部、頸部部、胸腹部、下肢的前外側面。起于承泣,止于厲兌,左右各45穴(如圖)。 足太陰脾經一、經脈循行起子足大趾末端(隱白),沿著大趾內側赤白肉際,經過大趾本節后的第一跖趾關節后面,上行至內踝前面,再上腿肚,沿著脛骨后面,交出足厥陰經的前面,經膝股部內側前緣,進入腹部,屬于脾臟,聯絡胃,通過橫膈上行,挾咽部兩旁,連系舌根,分散于舌下; 胃部支脈:向上通過橫膈,流注于心中,與手少陰心經相接。二、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脾胃病,婦科,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。如胃脘痛,食則嘔,噯氣,腹脹便溏,黃疸,身重無力,舌根強痛,下肢內側腫脹,厥冷等。三、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足大趾,內踝,下肢內側,腹胸部第三側線。起于隱白,止于大包,左右各21穴(如圖)。 手少陰心經 一、經脈循行 起于心中,出屬“心系”(心與其他臟器相連系的部位),通過橫膈,聯絡小腸; “心系”向上的脈:挾著咽喉上行,連系于“目系”(眼球連系于腦的部位; “心系”直行的脈:上行于肺部,再向下出于腋窩部(極泉),沿著上臂內側后緣,行于手太陰經和手厥陰經的后面,到達肘窩,沿前臂內側后緣,至掌后豌豆骨部,進入掌內。沿小指內側至末端(少沖),與手太陽小腸經相接。二、主治病候本經腧穴主治心、胸、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。如心痛,咽干,口渴,目黃,脅痛,上臂內側痛,手心發熱等。三、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腋下,上肢掌側面的尺側緣和小指的橈側端。起于極泉,止于少沖,左右各9穴(如圖)。 手太陽小腸經一、經脈循行 起于于小指外側端(少澤),沿著手背外側至腕部,出于尺骨莖突,直上沿著前臂外側后緣,經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,沿上臂外側后緣,出于肩關節,繞行肩胛部,交會于大椎(督脈),向下進入缺盆部,聯絡心臟,沿著食管通過橫膈,到達胃部,屬于小腸; 缺盆部支脈:沿著頸部,上達面頰,至目外眥,轉入耳中(聽宮); 頰部支脈:上行目眶下,抵于鼻旁,至目內眥(睛明),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,而又斜行絡于顴骨部。二、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頭、項、耳、目、咽喉病,熱病,神經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。如少腹痛,腰脊痛引睪丸,耳聾,目黃,頰腫,咽喉腫痛,肩臂外側后緣痛等。三、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指、掌尺側、上肢背側面的尺側緣,肩胛及面部。起于少澤,止于聽宮,左右各19穴(如圖)。 足太陽膀胱經一、經脈循行 起于目內眥(睛明),上額交會于巔頂(百會,屬督脈); 巔頂部支脈:從頭頂到顳頦部; 巔頂部直行的脈:從頭頂入里聯絡于腦,回出分開下行項后,沿著肩胛部內側,挾著脊柱,到達腰部,從脊旁肌肉進入體腔,聯絡腎臟,屬于膀胱; 腰部的支脈:向下通過臀部,進入腘窩中; 后項的支脈:通過肩胛內緣直下,經過臀部(環跳,屬足少陽膽經)下行,沿著大腿后外側,與腰部下來的支脈會合于腘窩中。從此向下,通過排腸肌,出于外跟的后面,沿著第五跖骨粗隆,至小趾外側端(至陰),與足少陰經相接。二、主治病候 本經腧穴主治頭、項、目、背、腰、下肢部病證以及神志病,背部第一側線的背俞穴及第二側線相平的腧穴,主治與其相關的臟腑病證和有關的組織器官病證。如小便不通,遺尿,癲狂,瘧疾,目痛,迎風流淚,鼻塞多涕,鼻血丑,頭痛,項、背、腰、臀部以及下肢后側本經循行部位疼痛等證。三、經穴分布 本經經穴分布在眼眶,頭,項,背腰部的脊柱兩側,下肢后外側及小趾末端。起于睛明,止于至陰,左右各67穴(如圖)。 足少陰腎經一、經脈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,斜向足心(涌泉),出于舟骨粗隆下,沿內踝后,進入足跟,再向上行于腿肚內側,出腘窩的內側,向上行股內后緣,通向脊柱(長強,屬督脈),屬于腎臟(腧穴通路:還出于前,向上行腹部前正中線旁開0.5寸,胸部前正中線旁開2寸,終止于鎖骨下緣俞府穴),聯絡膀胱;腎臟部直行的脈:從腎向上通過肝和橫膈,進入肺中,沿著喉嚨,挾于舌根部;肺部支脈:從肺部出來,聯絡心臟,流注于胸中,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。二、主治病候本經腧穴主治婦科,前陰病,腎、肺、咽喉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。如:咳血,氣喘,舌干,咽喉腫痛,水腫,大便秘結,泄瀉,腰痛,脊股內后側痛,痿弱無力,足心熱等病證。三、經穴分布本經經穴分布在足心,內踝后,跟腱前緣,下肢內側后緣,腹部,胸部。起于涌泉,止于俞府,左右各27穴。(如圖) 手厥陰心包經一、經脈循行起于胸中,出屬心包絡,向下通過橫膈,從胸至腹依次聯絡上、中、下三焦;胸部支脈:沿著胸中,出于脅部,至腋下三寸處(天池)上行到腋窩中,沿上臂內側,行于手太陰和手少陰之間,進入肘窩中,向下行于前臂兩筋(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)的中間,進入掌中,沿著中指到指端(中沖);掌中支脈:從勞宮分出,沿著無名指到指端(關沖),與手少陽三焦經相接。二、主治病候本經腧穴主治心、胸、胃、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。如心痛,胸悶,心悸,心煩,癲狂,腋腫,肘臂攣急等證。三、經穴分布本經經穴分布在乳旁,上膠掌側面中間及中指末端。起于天池,止于中沖,左右各9穴。(如圖) 手少陽三焦經一、經脈循行  起于無名指末端(關沖)向上出于第四、五掌骨間,沿著腕背,出于前臂外側橈骨和尺骨之間,向上通過肘尖,沿上臂外側,上達肩部,交出足少陽經的后面,向前進人缺盆部,分布于胸中,聯絡心包,向下通過橫膈,從胸至腹,屬上、中、下三焦;  胸中支脈:從胸直上,出于缺盆部,上走項部,沿耳后向上,出于耳部上行額角,再屈而下行至面頰部,到達眶下部;  耳部支脈:從耳后進入耳中,出走耳前,與前脈交叉于面頰部,到達目目外眥(絲竹空之下),與足少陽膽經相接。二、主治病侯  本經腧穴主治側頭、耳、目、胸脅、咽喉病,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。如腹脹,水腫,遺尿,小便不利,耳鳴,耳聾,咽喉腫痛,目赤腫痛,頰腫,耳后、肩臂肘部外側疼痛等證。三、經穴分布  本經穴分布在無名指外側,手背,上肢外側面中間,肩部,頸部,耳翼后緣,眉毛外端。起于關沖,止于絲竹空,左右各23穴。  足少陽膽經一、經脈循行  起子目外眥(瞳子髎),向上到達額角部(頷厭),下行至耳后(風池),沿著頸部行于手少陽經的前面,到肩上交出手少陽經的后面,向下進入缺盆部;  耳部的支脈:從耳后進入耳中,出走耳前,到目外眥后方;外眥部的支脈:從目外眥處分出,下走大迎,會合于手少陽經到達目眶下,下行經頰車,由頸部向下會合前脈于缺盆,然后向下進入胸中,通過橫膈,聯絡肝臟,屬于膽,沿著脅肋內,出于少腹兩側腹股溝動脈部,經過外陰部毛際,橫行入髖關節部(環跳);  缺盆部直行的脈:下行腋部,沿著側胸部,經過季脅,向下會合前脈于髖關節部,再向下沿著大腿的外側,出于膝外側,下行經腓骨前面,直下到達腓骨下段,再下到外踝的前面,沿足背部,進入足第四趾外側端(足竅陰);  足背部支脈:從足臨泣處分出,沿著第一、二跖骨之間,出于大趾端,穿過趾甲,回過來到趾甲后的毫毛部(大敦,屬肝經),與足厥陰肝經相接。二、主治病候  本經腧穴主治側頭、目、耳、咽喉病,神志病,熱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。如口苦,目眩,瘧疾,頭痛,頷痛,目外眥痛,缺盆部腫痛,腋下腫,胸、脅、股及下肢外側痛,足外側痛,足外側發熱等證。三、經穴分布  本經經穴分布在目外眥,顳部,耳后,肩部,脅肋,下肢外側,膝外側,外踝的前下方,足第四趾端等部位。起于瞳子髎,止于足竅陰,左右各44穴。 足厥陰肝經 一、經脈循行  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(大敦丫),沿著足跗部向上,經過內踝前一寸處(中封),向上至內踝上八寸處交出于足太陰經的后面,上行膝內側,沿著股部內側,進入陰毛中,繞過陰部,上達小腹,挾著胃旁,屬于肝臟,聯絡膽腑,向上通過橫膈,分布于脅肋,沿著喉嚨的后面,向上進入鼻咽部,連接于“目系” (眼球連系于腦的部位),向上出于前額,與督脈會合于巔頂;  “目系”的支脈:下行頰里,環繞唇內;  肝部支脈:從肝分出,通過橫膈,向上流注于肺,與手太陰肺經相接。二、主治病候  本經腧穴主治肝病,婦科、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。如腰痛,胸滿,呃逆,遺尿,小便不利,疝氣,少腹腫等證。三、經穴分布  本經經穴分布在足背,內踝前,脛骨內側面,大腿內側,前陰,脅肋等。起于大敦,止于期門,左右各14穴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hey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